家庭理財

跳至

首頁
1

尾頁
   0


專家

積分: 7


1#
發表於 18-6-12 11:25 |只看該作者

近日,不少社區中心開始接受暑期活動報名,路過中心的收銀處,職員與一位年青的媽媽表示,所有活動費用合共一萬二千三百元,這位媽媽早已準備好現金,將一疊五百元交給櫃台的職員,原來她為兩名孩子報讀中心熱門的英語班、數學班及英語拼音班、游水班、繪畫班及不少的活動等。相信不少家長都像這位媽媽一樣,希望孩子利用暑假的時間作進修,以及為未來一年的學習作好更好的準備。

暑假帶給家長焦慮感

我們不能發現家長為孩子報了不少暑期班及活動,有的家長報了十個,有的報了十五個,若我們進一步了解家長報暑期班及活動的心態,當中反映了他們有一份深層的「焦慮」,孩子平日上學有一個生活作息(routine),令家長有一份安全感,他們知道孩子在學甚麼。當放暑假時,孩子不需要上課,這份作息便自然失去,孩子全日留在家中帶給家長不少「焦慮」及失控的感覺,他們擔心孩子不需要上課,不知道他們在家做什麼,擔心孩子會在這暑假無所事事,人變得懶散,擔心他們每日只是在家打機,他們亦擔心被家人及其他家長批評孩子留在家中浪費時間等。

為了處理這份「焦慮」感,「充實」便成為家長解決這份感覺的方法,故家長成為孩子的暑期活動的統籌大使,安排他們參加不同社區中心及教育機構的活動,「充實」亦導致「消費文化」出現,家長認為越報得多才是充實,才可以減低「焦慮」,孩子周密的暑期時間表才可以增加家長的安全感,另一方面,「消費文化」亦產生炫耀感,有部份家長會與不同的家長比較孩子報了多少的活動,以「活動多」定義是充實的暑假。

因此,父母在報暑期活動及課程時,必須要留意這「消費文化」的心態,如何影響你為孩子在暑假的準備。

原文連結:按此

更多理財好文:按此


男爵府

積分: 5794

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 親子王國15週年勳章


2#
發表於 18-6-12 13:31 |只看該作者
每名使三四千等閒

首頁
1

尾頁

跳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