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講場

跳至

首頁
1

尾頁
   0


男爵府

積分: 8359


1#
發表於 08-4-29 22:20 |只看該作者
朋友send了這篇文章給我,我覺得很值得家長們深思。故post上來sharing。 信報財經新聞
2008-04-28
香港只有學童,沒有兒童
毛孟靜


  一直在社區教孩子英語。那日,在班上講故事,故事中一個姊姊問妹妹 :「What’s troubling you?」於是強調,trouble是麻煩,用作動詞,就是 「令人煩惱」。然後逐個問班上的小朋友:「What’s troubling you?」  「Exam」、「test」、「homework」、 「dictation」、「Chinese」、「English 」、「study」(說studies的較好)。答案是清一色的讀 書壓力。全部二十六個孩子中,唯一跟學校無關的煩惱,是 「婆婆進了醫院」。稚嫩的聲音訴說壓力,那個對比,異常尖刻。

  當下心頭冒起一句話:香港只有學童,沒有兒童。

  這句話霎時發作,是因為年來在孩子這一筆上,已打了深厚的底 。近年透過教協,巡迴多間小學跟小孩談讀書樂,順帶跟許多老師校長 談教育。我亦主持過電視上好些年的小學問答比賽,及兒童台的家長節 目,一直有跟孩子交往。總括一句,孩子的讀書壓力,身邊的成人 ,豈止心裏有數,根本就是切膚之痛。

  把「只有學童,沒有兒童」這話,向一個在讀法律的大學生一說 :他答:「Miss Mo 我真係好感動。」於是決定,小學生讀書好辛苦這一章 ,必須更廣為人知,成人協力為孩子撥亂反正。最起碼可以做到的 ,是減少考試的次數。


老師學生都好慘

  上一代填鴨式的教育,有過升中試,也有過不倫不類的學能測驗 。都取消後,取而代之的,卻是一連串的這個試那個試,更加填鴨 ,更加一浪接一浪的繁重,更令孩子、老師及父母—尤其是媽媽 —一起吃不消,一起苦哈哈。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云 ,不單是政府的官腔,更是官方的謊言。

  一個修女校長說:「好慘,老師與學生都好慘。」一個英語老師說: 「得好緊,要『谷』學生,想他們Band 1。」一個小六生媽媽說:「教功課教得我神經衰弱!」  要不要做個正規的民意調查?不用了。數據,也往往可以是數學遊戲 ,像說一個人一隻腳浸在滾燙的沸水,另一隻腳泡在刺骨的冰水 ,平均起來,這個人的兩隻腳舒服得很。一個老師也來給我另一個比喻 ,她說,她最近發覺近視加深足足一倍,原本有點擔心 ,但眼科醫生跟她說:不用擔心,原本近視百多度,如今升至不足三百 度。這百分百的升幅,因為基數低,不以為怪。

  情況也就像做環保調查,在天橋底的巴士站,見巴士排龍 ,等巴士的人就更排長龍,然後去問等巴士的人,「這裏廢氣可嚴重 ?」答案可想而知。雖然這種調查報告,確切上過本市電視新聞報道。

  升中學童的一張考試目錄,大致如下:  小五,先來個呈分試,又叫招分試。小六,再來兩次呈分試 ,還有系統評分試、升中面試、中一編班派位試。許多個試,還分寫 、聽、講三部分,分開考。當然還有校內的期中試、畢業試 ,小考大測、默書功課,各款筆試面試的操練。還有補習班 ,市面且有「升中面試精英班」。

  聽上去,已經夠累。身在其中的孩子身受其害,那個感受,不難想像 。我們都曾是孩子。


可憐天下父母心

  或說,都是學校老師兼家長的錯。老師「谷」小六生進入Band 1,爸媽係要想孩子升上英中。而教育局不是一直諄諄訓誨的嗎 ?這個……老師不要「谷」、不准「谷」;小童升英文中學或中文中學 ,都一樣,中中尤其有好處,是母語教學……。

  母語教學的利與弊,可以辯論至雞啼天光。一個孩子的語言吸收能力若 真的不濟,勉強推他入英中,確是不見好處。但我作為英語教學的得益 者,來自英中,有在少年時期英文突飛猛進的切身體驗。而這番體驗 ,也並非獨家。

  做父母的,做老師的,對著眼前十一、二歲的升中孩子,會想 ,他還這麼小,要幫他開拓前途,幫他一把。這個試那個試 ,必須要考得好,上好學校,上英中。可憐天下父母心 ,可憐全港老師心。

  一個老師說:「許多時想借別的老師的堂來補課。」另一個老師說: 「可以借的堂,不外體育、音樂課。」  眼前這個以考試成績為基準的教育制度,不但沒幫忙,只見愈幫愈忙 。把這麼小的孩子分成Band幾Band幾,聽上去不對 ,但現實中大概有需要。以前分至Band 1至5,排Band 5尾末,確傷感情,現在好了點,只分三級。個別的評分級數 ,小孩是不應該知道的。

  卻是,社區英語班上的一個女孩跟我說:「我係Band 2,老師說的。」這個孩子的學習態度熱烈而出色,對我來說 ,就是一流學生。老師為什麼跟她宣布她屬二流呢?另有老師解釋 :跟學生說了,也好讓家長有個概念,不要亂報學校,是Band 2學生就不必報Band 1學校了,不然統一派位的失望更大。

  負責教育的高官孫明揚上周公告,明年開始中學實施小班教學 ,支援老師,每班減少學生人數。如此一算,卻也即是英中會少了超過 一千個學位。下一年度升中生的競爭,老師與父母幫小孩應付升中的苦 況,只會更見焦頭爛額。


可否減少些考試

  現實與理想,總有點距離。官方政策落至民間,並非一句強政勵治就可 變成常人常理。自由社會同時是自由市場,去到兒童教育,做父母的 ,不見得有許多選擇。送孩子到本地的國際學校罷了 ?一是先有錢買debenture,二是得排長龍——除非有公司 、人脈等的關係,不然排隊排至天光也未輪到你。

  就回到起點,可否減少小六生的考試次數,讓孩子稍稍鬆一口氣 ?譬如說,測試學校有否「達標」的系統評分試不必年年考 ,最多兩年一次。最後一次的升中派位呈分試,可以跟校內的畢業試合 併,事在(成)人為耳。聽、講、寫也不必卷卷分開 ,此致孫明揚局長。

  邀得基全小學校長何麗雯、及顏小洋與呂婉玲兩位退休老師一說 ,兼由社區中心同事拍下本文開始所述,小孩一咀「考試、測試 、默書」的片段,希望得教育版編輯垂青。

  如此掏心掏肺的一個議題,卻給形容成政治花招……。


大宅

積分: 2525


2#
發表於 08-4-29 22:31 |只看該作者
謝謝分享。


珍珠宮

積分: 36651

hashtag影視迷勳章 玩具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畀面勳章 BK Milk勳章


3#
發表於 08-4-29 22:37 |只看該作者
所以我個女明年升小1,我會找間輕鬆點學校.坐言起行

原文章由 YY(芝芝媽咪) 於 08-4-29 22:20 發表
朋友send了這篇文章給我,我覺得很值得家長們深思。故post上來sharing。 信報財經新聞
2008-04-28
香港只有學童,沒有兒童
毛孟靜


  一直在社區教孩子英語。那日,在班上講故事,故事中一個姊姊問妹妹 :「What’s t ...


子爵府

積分: 12024

好媽媽勳章


4#
發表於 08-4-29 22:38 |只看該作者
身不由己
我諗個個家長都唔想谷細路,但唔谷又比下去,响香港教育制度下無得選擇,唔做的話蝕底係自己.正如學鋼琴,以前係有錢人身份玩意,而家住公屋都要有一台,就係因為個個都學,要力爭上游無辦法唔學埋一份

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

首頁
1

尾頁

跳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