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政擂台

跳至

首頁
1

尾頁
   0


侯爵府

積分: 22988


1#
發表於 20-2-17 11:10 |只看該作者
https://news.mingpao.com/pns/%e7%a4%be%e8%a9%95/article/20200217/s00003/1581878584812/%e7%a4%be%e8%a9%95-%e4%b8%8d%e5%af%a6%e8%b3%87%e8%a8%8a%e6%b0%be%e6%bf%ab%e7%a4%99%e6%8a%97%e7%96%ab-%e5%b0%88%e5%ae%b6%e5%85%a9%e6%a2%9d%e6%88%b0%e7%b7%9a%e9%99%b7%e8%8b%a6%e9%ac%a5

社評:不實資訊氾濫礙抗疫 專家兩條戰線陷苦鬥

【明報社評】全球數百名科學家最近雲集日內瓦,出席世衛論壇討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,有份出席會議的本港專家梁卓偉,以及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均形容,專家正面對兩條戰線,除了應付疫情(epidemic),亦要應付真假資訊大氾濫 (infodemic)。世衛與全球多家社交媒體聯手,希望多讓真確資訊流傳,然而抵抗infodemic比抗疫更艱巨,現實是網上流傳最廣的,往往是聳人聽聞、渲染成見的觀點,而非世衛或國際權威專家的信息;在一些地方,世衛公信力甚至面對政治陰謀論懐疑。疫症威脅既可喚起人性光輝一面,亦可暴露人性陰暗面,唯有以科學為本,才能遏阻非理性反應和恐慌,infodemic只會製造混亂和分化,妨礙全球抗疫,香港社會需要正視警惕。

infodemic不下疫情

以科學抗民粹排外

梁卓偉接受外媒訪問,又在《紐約時報》撰文,指出科學家需要了解新病毒有多致命,究竟似SARS多一些,還是更像季節性流感。專家也想搞清楚哪些人最易感染,為何少年兒童感染者不多,因為這會影響防疫政策,例如是否有必要持續停課。專家希望檢視現行一些防疫分隔措施,諸如封城、停課、普羅大眾戴口罩等的實際效用,畢竟封城停課很難無了期,「如果內地封城做法也不能阻止播毒,就要面對新病毒可能無法堵截這一事實,改採減輕病毒影響的策略」。

國際專家除了要對付疫情,亦要應付infodemic這戰線。Infodemic資訊大氾濫,夾雜大量半真半假消息與偽科學, 導致抗疫工作更為艱巨。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形容,虛假信息傳播速度比疫症更快,製造恐慌、混亂和分化。這些不實資訊,有些屬於惡意造謠,有些是斷章取義。舉例說,最近世衛顧問隆基尼(Ira Longini)和梁卓偉均談到「全球三分之二人口感染新病毒」的可能,然而網上很多相關信息均忽略了前提假設。梁卓偉說的前提是「若傳播未加抑制( unchecked)」,三分之二人口感染是「最壞可能」,現實是全球各地都在竭力抑制傳播,網上一些信息將「最壞可能」顯著放大,當然易惹恐慌。

當人們在海量資訊下感到無法弄清真相,資訊權威不復存在所產生的權力真空,正是陰謀論乘虛而入之時。專研虛假資訊問題的美國學者伯格斯特(Carl Bergstrom)指出,惡意散播疫情流言,有時是要製造恐慌,干擾正常貿易和人員流動,打擊敵人;有時可能是想醜化某一國家或民族,今次疫情中,便出現了很多煽動種族主義的惡意信息,質問「為何美國不去禁絕中國人、不將他們全都關起來」,這些說法不是為了對付病毒,而是「要令人懼怕鄰居或其他國家」。

不實信息散布容易消除難,亦有人性使然因素。美國學者沃特斯(Duncan Watts)指出,比起實話實說「事情複雜我們不知道答案」,若有人說「我知道怎麼做」,哪怕真假難辨,總是較易贏人注目。常人面對危機,心態多傾向寧可信其有,這亦是為何訴諸情緒和直覺的民粹主張,比起負責任的傳媒和專家說「不清楚答案」,更易得到青睞。

梁卓偉撰文提到,旅遊禁令、嚴厲入境限制以至排外歧視情况,「正在帶來顯著傷害」,專家開會尋找科學真相,「有助擊退由民粹主義和本土排外主義催生的(防疫)措施」。世衛與Google、facebook和騰訊等合作,讓世衛的防疫信息在網上和社交媒體更易搜尋,問題是虛假資訊太多太快。理論上,世衛和各國疾控中心的說法,一定較網上道聽塗說或斷章取義的消息可靠,國際權威專家的觀點,亦一定比追逐點擊率的網上意見領袖(KOL)可信,問題是不少人連世衛都不信,甚或根據政治立場,圍爐取暖接收信息。

權威專家撐世衛

陰謀論不利抗疫

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譚德塞公開讚揚北京抗疫努力,惹來一些人抨擊,有網民請願要求譚德塞下台,有論者則高談中國與埃塞俄比亞關係密切,暗示世衛向中國「跪低」,云云,然而根據《金融時報》說法,多位國際權威衛生專家都站出來支持譚德塞。聯合國秘書長前特別顧問納巴羅(David Nabarro),當年跟譚德塞爭逐世衛總幹事一職,他稱讚「譚德塞處理得非常好」;以往曾批評譚德塞的美國公共衛生專家高斯廷( Lawrence Gostin)亦稱,譚德塞同時應付伊波拉及新病毒兩條戰線,幹得蠻不錯。

世衛存在官僚臃腫應變力弱等問題,疫情具體判斷是否次次到位亦可斟酌,惟如果選擇性看待事實,講政治立場多過信專家,抗疫一定出問題。埃塞俄比亞與中國合作緊密,惟該國近20年亦是美國在非洲最重要的盟友;世衛四大金主是美國、蓋茨夫婦基金、英國和世銀,美國一年捐4億美元給世衛,中國僅捐1000萬美元,認為中國可以指點世衛做事,政治和財政上都站不住腳。搬出陰謀論質疑世衛公信力,只會導致人們漠視世衛專家意見、寧信網上流言,不利防疫抗疫。反疫苗運動禍害前車可鑑,豈能重蹈覆轍。

對抗虛假信息與防疫一樣,人人有責。人們高度關注某事,總是不斷想找最新資訊,認為愈挖得多就愈好,但美國學者伯格斯特指出,這樣做其實未必有用,當然這不是說應該閉起眼不看資訊,然而避免時時刻刻追逐寸進新發展,確是提防落入虛假資訊陷阱的方法。伯格斯特這一意見,值得深思參考。
尋找「閃光點」,努力不懈,堅毅不屈,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但是,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,因為....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。要找緊機會,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。
遇到逆境,堅持,不要放棄。黑暗是可怕的,極難耐的.....但是,渡過了黑暗,不就是黎明了嗎 ?!

首頁
1

尾頁

跳至